2014/10/19下午2:00-5:00,在博愛路29號的琴園藝文空間。
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項斯華老師,雖然七十多歲高齡,身體硬朗,氣質高雅。我最愛老師對樂曲的詮釋,它是有畫面的,細膩的情感透過指尖表露無遺。
老師上半堂課講述浙江箏絕非後起之秀,早在唐朝就有箏樂出現了,南宋偏安江南,定都臨安〈杭州〉更是盛行,只不過大多是以合奏、伴奏的形態出現,現今常用的雙手彈奏與搖指,就是出自於浙江箏的演奏方式,為此還仔細地跟我們述說許多相關文獻的記載。
下半堂課則是現身說法,講述「箏演奏的技術與技巧」:
一、科學的彈奏方法
技巧-是彈奏方法的合理巧妙運用。
技術-是演奏的基本方法:
1、自然放鬆,沉肩垂臂,把握手的重量感。
2、不同的觸弦方法,發音有不同的表現力:
貼弦提彈-表現輕快,用小關節彈,「每日必彈」的練習曲都是用這個方法
貼弦壓彈-梅花三弄前面四個音深邃的感覺,用指根掌關節彈
〈貼弦是指甲先觸弦再彈出聲音〉
離弦提彈-將軍令前面左手的擊鼓聲
幸福渠水左手歡樂的小鼓聲
漁舟唱晚前面的一小段輕快跳躍
離弦壓彈-漢宮秋月中僅僅用兩個勾,充分表達強烈無奈的情感
〈離弦有打弦的感覺,表現跳躍,比較少用,記譜時在上面加小三角〉
提弦-左手,將軍令、高山流水,加強樂音的力度
3、顫音是音色表現的重要方法,展現明暗遠近,各種表情
4、外掃要用指關節彈出才會有力度
二、嚴謹的讀譜習慣
要看懂作曲家的情緒,讀譜是我們了解作品的開始。
同時,讀譜也是演奏者內心音樂活動的依據。
1、不同記譜的滑音,是不同音腔的表現
當上滑音是以第二個音為主拍時,上滑記號會寫在左邊
2、休止符與延長符號的演奏
休止符有時用壓弦,有時也可用左手點吟帶過
3、散板並非無板,只是沒有強弱
4、把握好漸慢、漸快的演奏,不要突然的轉變
5、浙江箏特有的指法記譜
柱音加雙音,同時按住雁柱與弦
下滑小於半音,左手順弦向左滑行即可得到
左手食指與中指做撮音,得到如西樂小鼓般的伴奏〈幸福渠水〉
三、有效的練習方法
1、放慢練習
2、變化節奏練習
3、聆聽自己的演奏-仔細聽每一個細節
老師最後提到對肢體動作的看法,認為只要充分的表達情感,仔細演繹樂曲的意境,這樣自然流露出來的肢體動作已然足夠,刻意的表現就太過了。
- Oct 19 Sun 2014 20:39
2014項斯華箏樂講座「浙江箏與浙江箏曲」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